“斜杠青年”是一個新概念,來源于英文“Slash”,其概念出自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麥瑞克·阿爾伯撰寫的書籍《雙重職業》。它是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“專一職業”的生活方式,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。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,例如,鵬鵬,房地產裝修工人/演員/網絡作家。于是,“斜桿”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。媒體評論說:“‘斜杠青年’的出現并非偶然,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,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。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‘工業革命’帶來的限制和束縛,釋放天性。”
兩百多年前托馬斯•杰弗遜在《獨立宣言》中說道:“我們堅信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,這就是人生來平等,并被賦予了包括生命,自由以及對幸福追尋的不可剝奪的權利。”在這里,對幸福的追求被擺在了和生命、自由同等重要的位置。
而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,“幸福”一詞距離人們卻是如此的遙遠和陌生。小時候,常常看到家鄉小鎮上會有一些說著“奇怪”口音的人,他們有的是在農貿市場租一間四五平米的狹窄角落做小吃生意,有的在臨街開了間小雜貨店。過年的時候,我們一群小孩吃過晚飯高高興興在街面上追逐、放*。這應該是傳統中國zui幸福的時刻了,而在那些狹窄的店鋪中,昏暗的燈光下那一兩個身影還在切菜、煮餃子,沒有歡聲笑語,只是孤獨和沉默。
”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“,是誰創造了“背井離鄉”這個充滿辛酸的詞匯?這樣出門在外,他們也僅僅能夠吃飽飯而已,積累不了什么財富。
昨天晚上,小編和大家討論了為什么年輕人不斷“逃離”散裝機行業,相互溝通之下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。也有年紀大一點的前輩說,現在年輕人不像他們年輕那會兒了,吃不了苦、耐不住孤獨,做不了什么事情了。
小編也反思了一夜,是不是真的如上所說,“一代不如一代”?思來想去,zui后還是發現,不是現在年輕人不能吃苦了,而時代真的不一樣了。
很多人總說,苦難造就人才,只有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一個人才能真正變得強大。而仔細想想,家鄉小鎮上那些討生活的外鄉人,上一輩散裝機人,與其說是他們能吃苦、甘受,難道跟大程度上不是被社會大環境所限制而沒有更多的選擇嗎?
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,使得新一代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年輕人明明可以在不同的行業通過很多種方式和途徑養活自己,進而伺機實現自我,那艱苦的“磨練”還有什么意義?
苦難從來都不是人生的必須,它只是命運無奈的選擇。
年輕人不喜歡散裝機行業,歸根到底,除了感覺沒有興趣和希望,還有就是年輕人的工作觀念以及社會大環境已經變了。
工資低,工作環境差,不遵守《勞動法》肆意加班的現象客觀存在。如果有新人稍微質疑或反抗,往往又會被冠以”浮躁“、”不能吃苦“、”總想一步登天“等冠冕堂皇的理由。
從行業上來說,制造業的趨勢要求從業者要具備更高的知識和素養,如果還把年輕人仍在一些“臟亂差”和機械加工“八竿子打不著”的“萬精油”崗位,沒日沒夜加班干一些機械性的工作,耽誤的是這個國家制造業的未來。中國的現實就是,年輕人的思維和觀念已經完成了“工業4.0”,而中國制造的行業現狀卻還停留在“改革開放初期”。
現在年輕人追求的都是興趣和多元化,個體意識*地覺醒,在這樣兩代人兩種觀念的矛盾下,散裝機行業又怎么留得住年輕人。
個體化、自由職業以及組合式工作的“斜杠”生活方式已然是社會職業發展的趨勢,2016年發布的“公眾眼中幸福感的職業”中,“自由職業者”*次登上,取代了“政府官員”,成為*名。值得關注的是,在2014年自由職業者還*四,2013年則是*六。
所以回到開頭,未來不是散裝機行業需不需要“斜杠青年”的問題,而是如何加快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、行業觀念的更新換代,讓行業適應新時代的工作生活方式的問題。
因為社會的大環境已經變了,正如孫中山所說“世界潮流,浩浩蕩蕩,順之則昌,逆之則亡”,散裝機行業面臨著一個全新的變局。所以自政府以至散裝機從業者,如何迎接和適應“斜杠青年”的加入,需要認真審慎地反復思考,去積極面對。
更多詳情:www.china123666。。com .www.china123888。。com .www.hnzf123。。com .www.zfjx678。。com :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