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探討農村飲用水存在的問題及保障方法
閱讀:6719 發布時間:2022-5-26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,但是隨著社會發展,特別是飲用水安全,已成為政府、社會、公眾日益關注的焦點,獲得安全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。“喝上干凈水"應該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。近年來,盡管各地農村加大了改水改廁工作力度,部分農民喝上了安全水,但仍有部分農民無法飲用到安全水,嚴重影響了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1. 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
農村供水系指向廣大鄉鎮、村莊和分散農戶供水,以滿足居民生活和企事業單位的日常用水。農村飲水安全是指農村居民能夠及時、方便地獲得足量、干凈的生活飲用水,其評價指標包括水量、水質、方便程度和保證率等四項指標。水是生命之源,發展農村供水、保障飲水安全是農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,是貫徹落實“以人為本"、“構建和諧社會"的必然要求,也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之一,對改善居民生活環境、提高衛生健康水平、解放農村勞動生產力、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。
農村飲用水不安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:一是水質問題,造成水質問題的原因,一方面是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一部分缺少處理設備和消毒設施;另一方面分散供水導致的水質問題更多。目前我國農村直接飲用的坑塘水、檐前水、溝道水、河道水等都存在著水質問題,水源污染比較嚴重,部分地下水有害礦物質成份過高,如氟、砷、鐵、錳或含鹽量超標,飲用水的水質問題已經成為威脅農村飲水安全的首要問題。二是水量問題,水量問題也是我國農村供水面臨的重要問題,有資源性水量不足問題,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問題。三是保證率低,即季節性缺水。
2.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成因
造成農村飲用水不安全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:
一是水源污染嚴重。由于受工業“三廢"污染,農業的化肥、農藥污染,水面養殖污染,畜禽糞便污染,生活的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廢棄物污染,水源污染日益嚴重,水質越來越差,有些地方幾乎到了“有水不能用"的地步。
二是資金投入不足。農村改水改廁是一項政策性強、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,建設項目多,資金投入大,資金短缺一直是影響改水工程建設的一個主要原因。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,另一方面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,村民集資積極性不高,政策引導乏力和新的投資體制尚未形成。
三是思想觀念落后。長期以來,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意識不強,對飲用水安全程度僅憑主觀判斷,對水質超標問題,普遍都存在習以為常的麻木思想;亂扔亂倒生活垃圾、隨意排放生活污水和人畜糞便現象普遍。缺乏水資源憂患意識,節水觀念極為淡薄。沒有把水作為一種商品,喝水不花錢的思想根深蒂固。
3.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方法
3.1提高認識,加強領D。一是要提高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認識。二是要切實加強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工作的領D。三是要抓緊理順水務管理體制。四是要廣泛開展農村飲用水安全科普知識宣傳教育。
3.2科學規劃,分類實施。要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水資源條件,科學規劃,合理布局。按照“先急后緩、先重后輕、突出重點、分步實施"的原則,優先解決對農民生活和身體健康影響較大的水質安全問題。從長遠考慮,規劃要體現分質供水的理念,有條件的區域,在設計管網時,應該把飲用水系統和非飲用水供水系統,同時鋪設設計,分步實施。
3.3多方籌資,加大投入。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大困難是資金短缺。農村飲用水工程作為社會公益性事業,建議各級政府發揮主導作用,加大投入力度,引導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。首先,各級政府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、城市支持農村的要求,將農村改水改廁項目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,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工程建設,并逐年增加。其次,對大型的農村飲用水工程,要積極組合包裝立項,爭取國家、省、市支持。第三,有條件的鄉鎮應從土地出讓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,用于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。第四,堅持“誰投資,誰受益"政策,鼓勵支持民間資本介入改水改廁項目建設,采用市場化運作,多方籌措,解決改水改廁資金不足。第五,從村集體資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戶自籌一部分。另外,供水企業在管道安裝費用上要給予適當優惠。
3.4強化服務,嚴格管理。水質監測是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。各級政府要加強疾控機構建設,落實人員和經費,更新儀器設備,盡快完善農村飲用水安全監測體系,定期不定期地對各類飲水系統進行水質監測,通報水質狀況,指導農民飲用安全水,發揮政府的服務作用。對集中式供水工程,要加強水源、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驗和監測。要加強對農村打井取水的監督管理,禁止和限制任意打井取水。
3.5防治污染,保護水源。加強水源保護,確保飲用水源水質安全,是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的治本之策。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水資源保護工作力度。一,切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。要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,制定管理辦法,加強水源涵養。二,大力防治工業污染。要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,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,積極推進循環經濟,加快推行清潔生產。三,積極控制農業面源污染。第四,抓緊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處理。